有人说,作为投资者,考虑风险的最佳方式是波动性,而不是债务,但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有一句名言:"波动性远非风险的同义词。 因此,聪明的投资者似乎知道,在评估一家公司的风险时,债务(通常涉及破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重要的是,杭州热电集团有限公司(Hangzhou Cogeneration GroupCo.(SHSE:605011) 的确背负着债务。 但股东们是否应该担心它的债务使用呢?
什么时候债务是危险的?
一般来说,只有当公司无法通过筹集资金或利用自有现金流轻松偿还债务时,债务才会成为真正的问题。 在最坏的情况下,如果公司无法偿还债务,就会破产。 然而,更常见(但仍很昂贵)的情况是,公司必须以低廉的股价稀释股东,以控制债务。 当然,债务的好处在于它往往代表着廉价的资本,尤其是当它以高回报率的再投资能力取代公司的稀释时。 在考虑一家公司的债务水平时,首先要综合考虑其现金和债务。
杭州热电集团的债务是多少?
您可以点击下图查看历史数据,它显示杭州热电集团在 2024 年 3 月的债务为 6.501 亿人民币,低于一年前的 9.569 亿人民币。 但它也有 6.737 亿人民币的现金可以抵消,这意味着它有 2360 万人民币的净现金。
杭州热电集团的资产负债表有多强?
最新的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杭州热电集团一年内到期的负债为 7.4 亿人民币,一年后到期的负债为 3.430 亿人民币。 与这些债务相抵消的是 6.737 亿元人民币的现金以及价值 3.85 亿元人民币的应收账款,这些应收账款将在 12 个月内到期。 因此,该公司的负债总额比现金和短期应收账款的总和还多出 2,420 万日元。
从杭州热电集团的规模来看,其流动资产与负债总额似乎十分平衡。 因此,这家市值 104 亿人民币的公司不太可能缺乏现金,但仍值得关注其资产负债表。 尽管杭州热电集团的负债值得注意,但它拥有净现金,因此可以说它的债务负担并不重!
此外,杭州热电集团去年的息税前盈利(EBIT)增长了 21%,这也是一个积极的因素,这将使其在未来更容易偿还债务。 在分析债务水平时,资产负债表显然是一个起点。 但您不能完全孤立地看待债务,因为杭州热电集团需要盈利来偿还债务。 因此,如果您想更多地了解杭州热电集团的盈利情况,不妨看看它的长期盈利趋势图。
但我们最后的考虑因素也很重要,因为公司不能用纸面上的利润来偿还债务,它需要冷冰冰的现金。 虽然杭州热电集团的资产负债表上有净现金,但仍值得看看它将息税前盈利(EBIT)转换为自由现金流的能力,以帮助我们了解它建立(或侵蚀)现金余额的速度有多快。 在过去三年中,杭州热电集团产生的自由现金流占息税前利润的 94%,非常强劲,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这使它在偿还债务方面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
总结
我们可以理解投资者对杭州热电集团负债的担忧,但它拥有 2360 万人民币的净现金这一事实可以让我们放心。 最重要的是,它将息税前利润的 94% 转化为自由现金流,带来了 2.87 亿人民币。 因此,我们不认为杭州热电集团的债务使用存在风险。 在分析债务水平时,资产负债表显然是首选。 然而,并非所有投资风险都存在于资产负债表中,远非如此。 例如,我们发现 杭州热电集团有一个警示信号 值得您注意。
归根结底,最好关注那些没有净债务的公司。您可以访问我们的此类公司特别列表(所有公司都有利润增长记录)。这是免费的。
Valuation is complex, but we're here to simplify it.
Discover if Hangzhou Cogeneration Group might be undervalued or overvalued with our detailed analysis, featuring fair value estimates, potential risks, dividends, insider trades, and its financial condition.
Access Free Analysis对本文有反馈意见?对内容有疑问?请 直接与我们 联系 。 或者,发送电子邮件至 editorial-team (at) simplywallst.com。
本文由 Simply Wall St 撰写,属一般性文章。我们仅根据历史数据和分析师预测,采用公正的方法提供评论,我们的文章无意作为财务建议。本文不构成买卖任何股票的建议,也不考虑您的目标或财务状况。我们旨在为您提供由基本面数据驱动的长期重点分析。请注意,我们的分析可能不包括最新的价格敏感公司公告或定性材料。Simply Wall St 不持有上述任何股票。
对本文有反馈意见?对内容有疑问?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或发送电子邮件至editorial-team@simplywallst.com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from its original English version, which you can find here.